馮睿華
孩子在學習上發生了困難,拒絕上學或不情愿去上學,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孩子不再能以我們認為最普遍以及最合理的發展步驟進行,發展收到了阻礙,對承擔養育責任父母來說我們會感受到無比的挫敗無力與憤怒。但我們總是要冷靜下,思考如何會如此?又該如何做?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咨詢中總是和家庭以及家長一起重新去認識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孩子,以及家庭對每一個人的影響。孩子出現了困難,也許是父母以及整個家庭成長的契機。
陳慕琳
我在工作中接待很多因為拒學、厭學或學校表現相關問題來求詢的孩子和家庭。我會發現,很多時候家長并不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孩子也很困惑于自己身上的問題表現。這個時候,咨詢就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的契機,讓咨詢師和家庭一起理清問題,并探索解決的方式。
李宇
厭學拒學是青少年兒童出現的典型問題,然而引發此問題的原因千差萬別,尋找原因,對癥下藥。
林玉碧
“厭學拒學”的問題中不僅有孩子的困難、痛苦和不安,也有父母的焦灼與懊惱,以及家庭潛藏的深層次問題。求學的過程是一個孩子社會化的過程,拒絕上學表達著孩子拒絕離家、拒絕走向社會,這其中往往映射著孩子發展上的困難。作為治療師,不能急于去糾正孩子。首先成為孩子的“容器”,再致力于幫助拒學孩子發展能力、調整各方面的關系,讓他們從抑制成長的“繭居”模式,轉變為自主成長的契機。
王茜
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再到后來的每一步探索,在孩童成長發展階段,學習本該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那是什么阻擋了孩子對待這個世界的好奇和向往?是什么讓學習變成了一件任務,一個壓力,甚至是一份負擔?又是什么讓孩子無法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同伴的樂趣?厭學拒學或許只是一個現象,在咨詢中讓我們共同去思考,透過這個現象背后看到孩子真實的狀態,他的心理在發生些什么?他要用拒絕的方式表達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幫助孩子,讓這一次挑戰轉變成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契機。
錢磊
處理孩子的厭學拒學問題,也需要家長的耐心配合,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理解孩子面臨的困境,與心理師協同,一起幫助孩子返回校園。
周春秀
孩子出現厭學拒學的情況,很多時候并不局限在他們不去學校這個表層的現象上,更多的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難以應對的困難。他們似乎在向家長和老師發出求救信號,希望能夠得到重視。咨詢能夠幫助孩子和家長看到孩子所面臨的困難是什么,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來一起面對和處理困難,繼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下去。
科普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