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有關心肺復蘇的急救知識。 Q1:什么是心肺復蘇? 答:心肺復蘇(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癥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并恢復的自主搏動,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復心室顫動,以及盡早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重新恢復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心肺復蘇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 Q2:身邊有人出現心臟驟停我們該怎么做? 答:(1)初步的心肺復蘇按照DRABC的步驟進行 D(dangerous):檢查現場是否安全 R(response):檢查傷員情況 A(airway):保持呼吸順暢 B(breathing):口對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2)具體的急救步驟:心肺復蘇的主要措施包括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壓。 1.首先要將患者擺放在正確的體位,仰臥在堅硬的平面上,若要在床上進行搶救,應在患者背部墊以硬板。施救者位于患者一側,兩腿與肩同寬,跪貼于(或站立于)其肩、胸部旁。 2.解開患者衣物暴露前胸。 3.打開口腔,若有異物,將病人頭部偏向一側,用手指鉤出,有義齒松動也應取出。 4.開放氣道,可用仰頭抬頜法開放氣道:實施搶救者將一手置于患者前額用力加壓,使頭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頜,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 5.判斷是否有呼吸,將臉頰靠近患者口鼻約3厘米,用眼觀察胸部是否起伏,耳聽是否有呼吸聲,面頰感覺有無呼吸氣流,判斷時間5~10秒鐘,無呼吸準備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對成人患者常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對口不能張開、口部受傷者可用口對鼻呼吸法。 7.檢查脈搏,成人觸摸頸動脈,用5~10秒鐘判斷有無脈搏,無脈搏立即胸外心臟按壓。 8.胸外心臟按壓 ①部位:成人按壓部位為胸骨下1/2處; ②方式:成人可以雙手掌根重疊方式按壓,掌根橫軸與胸骨長軸方向一致; ③方法及深度:按壓時上身前傾,雙臂伸直垂直于胸骨,以髖關節為支點,用上身重量用掌根將胸骨下壓4~5厘米,按壓后放松,但掌根不要離開胸部,按壓時間與放松時間相等。 ④按壓頻率與吹氣比例: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按壓,節律要均勻,每按壓30次后吹氣2次為一個循環。 ⑤按壓時要觀察患者的反應及面色,約2分鐘完成5個循環的按壓與吹氣,然后用5~10秒鐘檢查脈搏及觀察循環征象,期后每2分鐘檢查1次。若患者僅有脈搏而無呼吸,應以每分鐘12次的頻率進行人工呼吸。 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 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蘇的成敗。 4.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 5.施行心肺復蘇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內臟損傷。 急救措施也只是為之后的救治爭取時間,情況緊急還是不要忘了撥打急救電話。希望大家都能學會,但最好沒機會用上。

|